北京中卫永晟科技有限公司
热售电话:13910386853
热售电话:010-65731470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 检测知识> 食物中毒筛查与应急保障监测> 氟乙酰胺
1.适用范围: 本方法适用于水质中氟乙酰胺的快速检测,以及其它物体中氟乙酰胺的参考检测。
2.检测原理: 本方法采用奈氏试剂法。当氟乙酰胺与奈氏试剂反应后会出现黄红或橙棕色沉淀。检出限为5µg,最低检出浓度10µg/mL。
3 饮用水及无色液体样品测定: 取样品加入到小试管0.5mL处,加入6滴氟乙酰胺定性液,盖盖摇匀,如果数分钟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,可怀疑样品中含有氟乙酰胺,20min后出现黄红或橙棕色沉淀,可进一步判定样品中含有氟乙酰胺,含量越高、放置的时间越长,阳性结果越明显。同时做阴性空白对照试验。
4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测定:
用少量水溶解或稀释样品,过滤出0.5mL澄清液体到小试管中,其余操作与饮用水测定相同。
5 注意事项:
5.1本方法用于饮用水中氟乙酰胺的检测具有明显的检测结果,对固体物质中氟乙酰胺的检测据有参考价值。
5.2氨对本方法有干扰。对重要案件的处理除采用本方法外,还应采用其它方法如气相色谱—质谱联用仪的方法做进一步确证。
5.3采用本方法,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的对照物实验结果阳性不明显,以水为溶剂的对照物阳性结果明显。
5.4试剂为碱性溶液,操作时注意保护眼睛与皮肤。
5.5试剂会有沉淀,取上清液使用。
6 试剂质量控制:取含有10µg /mL氟乙酰胺的水溶液加入到速测管中进行检测,应出现阳性反应。
7. 产品包装与试剂储存:试管、滴管各30支,试剂1瓶。试剂闭光保存,有效期为1年。生产日期见包装处。
1.化学性质: 氟乙酰胺又称敌蚜胺、1080,也称“一扫光”,对人畜具有剧毒性,且可造成人畜二次中毒。氟乙酰胺在干燥条件下比较稳定,易溶于水,在中性和酸性水溶液中可水解成氟乙酸,在碱性水溶液中可水解成氟乙酸钠释放出氨。
2. 测定原理: 氟乙酰胺与羟胺在碱性条件下,生成异羟肟酸,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色异羟肟酸络合物。检出限50μg/ml。
3. 样品处理: 无色液体以及纯牛乳可直接测定。有色液体,可加少量活性炭或中性氧化铝振摇脱色,过滤后测定。固体样品研碎后取2~5克加3倍于样品重的蒸馏水或纯净水,半流体样品取2~5克加等量于样品重的蒸馏水或纯净水,振摇提取,过滤,将滤液煮沸浓缩至1ml左右测定。中毒残留物或胃内容物样品处理时,可适当加大取样量。
4. 样品测定: 取待检液1ml于试管中(同时取一份同等量的纯净水于另一试管中做阴性对照实验。如果待检液是牛乳,取一份已知阴性的牛乳作对照),各加盐酸羟胺溶液5滴,加氢氧化钠溶液10滴,置沸水中水浴5分钟以上(使其充分水解释放出氨),取出放冷后,加盐酸溶液调整溶液pH值到3~4之间,加三氯化铁溶液3~4滴,观察溶液颜色变化,与对照管颜色相同时为阴性结果,阳性结果为紫红色。
5 注意事项:
①水浴加热的时间长一些有利于异羟肟酸的形成。②加盐酸调整溶液pH时,若pH值较高(碱度较高),容易产生棕色物质,误判成阳性结果;若pH值较低(酸度较高),显色不敏锐,易造成假阴性结果。pH值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反向调整。③空白对照试验,是取与检样相同(不含氟乙酰胺)的物质与检样同时操作,以便于观察对比。对于呕吐物、胃内容物等样品,应加阳性对照试验。④本方法不适于血液和组织器官样品的测定。⑤氟乙酰胺的检测目前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,对重要案件的处理要慎重,应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做进一步对照确定。对于中毒案件,还可根据中毒者的中毒症状作参考。
6.试剂配置:10ml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盐酸溶液各2瓶,10ml盐酸羟胺溶液与10ml三氯化铁溶液各1瓶。
7 产品储藏与效期:试剂闭光储存,有效期为1年。三氯化铁溶液可能会有少量沉淀,摇匀后使用。
(一)毒性作用
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,氟素儿,为无色、无味,易溶于水的白色结晶,曾用作农业杀虫剂和灭鼠剂,因其有明显的二次药害,我国于70年代就禁止生产、销售和使用。但至尽仍有不法商贩生产、销售以氟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灭鼠药,造成多起严重中毒,甚至死亡事件,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。本品属高毒类农药,参考致死量5.3mg/kg,0.1~0.5g。
氟乙酰胺经消化道吸收后在体内代谢,以有机氟和无机氟的形式随尿排出,尿氟排除量随中毒后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。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,经脱胺生成氟乙酸,氟乙酸与草酰乙酸作用生成氟柠檬酸,氟柠檬酸抑制顺鸟头酸酶。破坏了三羟酸循环,使糖代谢发生障碍。此外,氟乙酸和氟柠檬酸对神经系统有直接刺激作用。对心脏亦有损伤作用。常见的中毒原因有:1.误将氟乙酰胺当碱面、食盐用。2.误食因氟乙酰胺中毒死亡的动物。3.误食用氟乙酰胺制作的毒饵。
(二)临床表现和预后
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惊厥、抽搐,可因剧烈抽搐导致呼吸衰竭死亡。
1.潜伏期:通常为10~15小时,亦有短至30分钟.长达30小时发病者。
2.症状体征:口服后,最早出现食欲不振,口渴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消化系统损伤,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等。神经系统损伤出现亦较早且严重,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四肢麻木、易激动、肌束震颤等,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,反复发作的阵发性、强直性抽搐,昏迷,可因呼吸衰竭死亡。心肌损伤表现为心动过速、心律失常、血压下降,甚至心室颤动等。呼吸系统损伤可见呼吸道分泌增多,呼吸困难、肺水肿等。
3.实验室检查:(1)血氟、尿氟增高,呕吐物可测出氟乙酰胺。(2)血柠檬酸常增高。(3)血钙可降低,血铜增高。(4)心电图可见ST-T改变、Q—T间期延长和U波等。
(三)诊断依据
根据误服含氟乙酰胺食物史、典型的临床表现,特别是反复发作的全身抽搐以及血氟、尿氟增高等改变,可明确诊断。需与氟乙酰胺中毒鉴别的有急性肠胃炎、急性毒鼠强中毒等。
(四)治疗原则
1.清除毒物:催吐、洗胃,洗胃液可用清水或1:5000高锰酸钾溶液。洗胃后可灌服牛奶、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,以保护胃粘膜。
2.特效解毒剂:解氟灵(乙酰胺),其与氟乙酰胺代谢物氟乙酸有竞争作用,使三羟酸循环恢复,起到解毒作用。每次2.5~5g每日2~4次(危重病人首剂可用l0g),肌肉注射,可连续用药1周。乙醇,在无氟乙酰胺的情况下。可用乙醇治疗。无水乙醇5ml加入10%葡萄糖液l00ml中,静脉滴注,每日2~4次。
3.对症治疗:控制抽搐十分重要,可选用安定、水合氯醛、冬眠合剂等。注意心、肾、肝、脑损伤,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。
(五)控制和预防
1.严禁生产、销售和使用氟乙酰胺作农药和杀鼠剂。
2.严禁食用氟乙酰胺毒死的家畜。
1 检测意义: 氟乙酰胺又称敌蚜胺、1080,也称“一扫光”,对人畜具有剧毒性,且可造成人畜二次中毒。10年前,我国已禁止生产、销售和使用氟乙酰胺这一农药,但至今每年食物中毒事件中,氟乙酰胺中毒占有一定的比例,是中毒监测与中毒物筛选的主要项目之一。
2 方法一的检测原理、所用试材、操作方法、结果判断、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: 详见方法所述。
3方法来源:
方法一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、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。
方法一主要起草与验证人员:王林、陈庭君、王大威、李青、卢振敏、陈金东、曹艳平、杨大鹏、王维蓉等。
方法一使用的速测管由北京中卫食品卫生科技公司提供。
4 方法一的验证
4.1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4.1.1 水中含有氟乙酰胺时,数分钟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,20min后出现黄红或澄棕色沉淀。随着氟乙酰胺浓度的增加,浑浊加重,沉淀量增加。检出限为5µg 。按取样量0.5mL计算,最低检出浓度10µg/mL。
4.1.2 正常市政管道自来水的反应结果为淡黄色(几乎无色)无浑浊及沉淀物生成(阴性结果)。
4.1.3 取0.5g新蒸放凉的馒头进行检测,原始样品为绿色反应,数分钟后出现灰绿色沉淀,加标样品为黄色反应,数分钟后出现黄红色沉淀,2h内可明显区分。时间越长,后者的黄红色沉淀越被灰绿色掩盖,过夜后颜色差异不再明显。
4.1.4 当馒头的取样量增至2g,加水稀释浓度不变时,原始样品与加标样品均为棕黄色并逐渐变为灰绿色沉淀。
4.1.5 本方法用于饮用水中氟乙酰胺的检测具有明显的检测结果,对固体物质中氟乙酰胺的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某些物质随其浓度的增加会对测定产生干扰,对检测出的可疑样品应采用色谱法进一步确认。
4.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4.2.1自来水中含有氟乙酰胺时,数分钟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,20min后出现黄红或澄棕色沉淀。随着氟乙酰胺浓度的增加,浑浊加重,沉淀量增加。检出限为10µg 。按取样量0.5 mL计算,最低检出浓度20µg/mL。
4.2.2正常饮用水的反应结果为淡黄色无浑浊及沉淀物生成(阴性结果)。
4.2.3自来水的加标反应结果为20min后出现黄红(阳性结果)。
4.2.4面包先橙红色,2min变为黑灰色混浊;馒头,油条显黄色。
4.2.5取馒头,烧饼,各2g加入氟乙酰胺100 µg加水提取测定,测定结果不明显。
4.2.6绿豆汤加标30µg与空白绿豆汤比较能看到棕色混浊。
4.3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4.3.1 水中含有氟乙酰胺时,数分钟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,20min后出现黄红或澄棕色沉淀。随着氟乙酰胺浓度的增加,浑浊加重,沉淀量增加。检出限为5µg 。按取样量0.5 mL计算,最低检出浓度10µg/mL。
4.3.2 正常饮用水的反应结果为淡黄色无浑浊及沉淀物生成(阴性结果)。
4.3.3 本方法用于饮用水中氟乙酰胺的检测具有明显的检测结果,对固体物质中氟乙酰胺的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,对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应采用色谱法进一步确认。